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外部环境变化莫测
无论是蓝氨还是绿氨,低碳氨领域的旗舰项目开发者都将进入未知领域。一方面,到2050年,全球低碳氨需求可能因能源载体、下一代燃料及工农业脱碳潜力等因素推动而近乎翻倍。另一方面,低碳氨的项目建设和市场开发非常不足,外部环境又变化莫测,导致厂商只能在不确定的市场迷雾中摸索前行。
低碳氨市场陷融资困境
目前,低碳氨市场正在陷入投融资困境。投资者要求项目必须签订中长期承购协议方可放款,这在当前低迷环境下形成额外障碍。另一方面,欧美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阻碍市场发展。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参议院对《大而美法案》中45V清洁氢生产税收抵免的决策模糊性,以及将于2026年1月1日分阶段实施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影响的不确定性,均延缓了低碳氨市场进程。
尽管前期项目激增,但近期低碳氨市场已转向审慎。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旗下Fertecon数据显示,目前追踪的530个低碳氨项目若以60%投产概率计算,2050年实际产能仅2700万吨/年,远低于32300万吨/年的理论潜力。当前全球灰氨产能约2.5亿吨/年,低碳氨占比仍很小。部分原因是:迄今为止已达成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氨项目数量稀少,其总产能约为680万吨/年,包括约420万吨/年的蓝氨和260万吨/年的绿氨,这一数量相比于灰氨微不足道。
长期向好但短期阵痛
全球氨市场即将大幅增长,长期看低碳氨的未来仍然光明。Fertecon预测,全球未来25年氨需求将以年均2%增速增长,其中能源领域应用将成主要驱动力,预计年总需求量将从2025年的2.03亿吨增加到2035年的2.25亿吨和2050年的3.72亿吨。随着氨在能源相关领域应用的部署,预计2035年后氨需求将大幅增长。这其中,蓝氨和绿氨应当占比不小。
预计全球氨产量年均增速会维持在2.3%水平,到2050年总产量将达到3.72亿吨,与预期需求相符。Fertecon报告称:“这一增速主要与绿氨和蓝氨产能的扩张有关,预计在2025年至2050年间将大幅增长。”Fertecon预计2050年灰氨、绿氨和蓝氨的产量分别为2.04亿吨、1.27亿吨和4000万吨。
但在近期,即2028至2035年间,因新兴需求端难以消化高成本产能,低碳氨产能利用率可能较目前走低,北美和中东仍是项目落地主力区域。“事实是氨项目宣布容易但商业化很难。”生产商CF Industries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克里斯托弗·博恩表示。在过去几年全球宣布的232个低碳氨项目中,只有少数项目正在推进。主要还是受近年来资本成本上升、长期原料成本和地缘政治事件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,新的氨产能总体受到限制。
企业实践与政策博弈
对低碳氨生产商来说,欧盟CBAM机制可能催生低碳氨新溢价空间,但具体影响尚不确定。目前,低碳氨市场并不独立,行业缺乏溢价,难以推动市场发展。CBAM将于2026年1月1日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,欧盟氨进口商需要报告产品的碳强度,并购买CBAM证书。随着CBAM在2026年至2034年间分阶段实施,进口商将不得不承担不断上升的嵌入式排放成本。但行业仍不确定CBAM将对欧洲的氨和化肥市场产生什么影响。
从目前的市场局面看,CBAM似乎为进口商和海外生产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机会,并可能增加低碳氨需求。中国和印度企业正以低于700美元/吨的价格争夺欧洲绿氨市场,比如,印度ACME Cleantech Solutions等企业已与欧洲雅苒国际签订50万吨/年供应协议。
Fertiglobe CEO艾哈迈德·埃尔·霍希指出,可再生绿氨项目需10至20年承购协议支撑,Fertiglobe由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(ADNOC)持有86%的股份,于2024年7月以每吨1000欧元的价格赢得了德国首份H2Global绿色氨合同。2027年将从潜在的1.95万吨开始供应,具体取决于Fertiglobe在埃及Ain Sokhna新工厂的投产日期和供应情况。
尽管当前溢价有限,但行业普遍预期随着碳强度差异显性化,低碳氨终将形成独立定价体系。
24小时热线:
13951428565